介紹:如今的遠程醫療
十年前,盡管人們對遠程醫療的概念產生了懷疑,但遠程醫療已被接受并正在蓬勃發展。一個例子是臺灣南部的奇美醫學中心,在那里經營著三家醫院。奇美是該地區最大的綜合醫療保健系統,擁有2,493張病床,39個醫療部門和6,100名員工。奇美醫療中心是該地區的創新者,引進了機器人手術,并擁有最先進的血管造影和放射治療系統。其精密醫學實驗室使用先進的基因測序平臺、下一代基因測序儀和大數據分析工具進行藥物開發。奇美也是臺灣急救服務的先驅?,F在,為了促進和簡化這種護理并改善結果,奇美整合了另一個高科技工具:虹科AR智能眼鏡。
急診室的場景
急診室是最忙碌的醫療場所,熟練的專業人員團隊會處理所有發生的事情,治療范圍從縫線切割、分娩嬰兒到處理中風和腦外傷。但是每次患者到達后,過程都是一樣的:評估問題,收集信息,開始治療,共享信息,在多數情況下由專家來接管患者的護理。在所有這些活動中,經常會進行X射線檢查和血液檢查,使用監測儀器以及進行輸液。涉及的人員很多,而且所有人都在一個很小的空間內工作。
因此,兩個關鍵要素是信息和時間。醫生需要信息來妥當地處理患者的緊急情況,并且必須迅速完成所有工作。幾分鐘時間的耽誤對于像是中風或心臟病來說就是致命的,關乎患者的生與死,每分鐘都必不可少。這是虹科AR智能眼鏡的用武之地。這項精巧的技術可以使參與治療的每個人之間實現無縫、即時、第一視角的視頻溝通。通過一種解放雙手,只要抬頭/低頭觀看信息的形式,不需要進入急診室再等待信息,節省了無價的時間,從而增加了搶救的成功率,更好的保護患者。
智能眼鏡在急診的應用
在傳統的緊急情況下,患者在運輸過程中會得到護理人員的治療,急診人員會等待他們的到來。但是,有了智能眼鏡,醫生可以在患者到達醫院之前開始對其進行治療。當醫護人員和急診室工作人員戴著智能眼鏡時,每個人都可以在線完全連接。醫生可以實時看到病人。他們可以看到護理人員正在看什么。他們可以提出問題,聽到答案并查看監視器。他們可以找出目前存在的其他健康狀況,并討論護理人員可以收集哪些有關藥物和病史的信息。主治醫師可以遠程檢查意識,癱瘓,多發性創傷和燒傷的嚴重程度、甚至動脈瘤破裂的程度。并開始遠程領導治療過程。
奇美醫療中心也為農村地區提供服務,許多患者來自其位于嘉里和柳營的附屬醫院。戴智能眼鏡時,嘉里的急診醫生可以安排多個部門同時進行會診,并請主治醫生確定治療順序。嘉里的急診醫師可以討論。臺南市主要醫院的專家對動脈瘤破裂的嚴重程度進行了評估,兩位醫生可以確定何時應該轉移患者。在患者的整個運送過程中,兩家醫院的醫生都可以詳細討論患者的病情,無論他們身在何處都可以看到患者。
任何外科手術都是通過團隊合作完成的;醫生,護士和技術人員的合作。通常,外科醫生想尋求專家的專業知識,但是該專家可能很遠。外科醫生已經嘗試通過使用手機與專家建立聯系,但效果并不理想-光線不均勻,角度無法顯示外科醫生想要分享的內容,或者攝像機遮擋了正確的視點,以及無法在聯系時用雙手進行操作。
而借助虹科智能眼鏡,醫生可以查看和共享手術,而不會遇到任何此類困難。智能眼鏡可提供完整的第一視角的直觀視頻交流,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實時準確地看到外科醫生所見。
外科醫生可以分享和解釋他們的技術,并且可以咨詢可能離醫院很遠的專家。戴上智能眼鏡的每個人都可以查看手術、監視患者的病情并討論最佳手術方法。手術后,外科醫生,專家和原始的主治醫生都可以從任何地方觀察和討論患者的康復情況。醫生對AR智能眼鏡有何看法?
奇美心血管外科主任鄭博智博士在最近的手術中評論了智能眼鏡的使用。
“ 智能眼鏡為16小時手術提供了解放雙手的全高清視頻流傳輸性能,手術后該技術提供了外科醫生與ICU之間的即時通信。眼鏡重量輕,易于使用,并允許我們在相互交流的同時用雙手來治療患者。它們是提供護理和協作的絕佳工具。我們對這一項新技術感到十分高興?!?/P>
分享經驗和專業知識
知識的共享對于醫學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專家必須與新接觸該行業的人分享經驗。在奇美醫療中心,虹科智能眼鏡還用于培訓初級醫師。
培訓外科醫生時,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實時視頻進行錄制,但是這可能會帶來很大的挑戰。錄制和流式傳輸手術的成本可能達到35,000美元,而且該過程很耗時,所需空間很小多余的人,質量通常很差。但是,當每個人都戴著智能眼鏡時,實習生可以準確,實時地看到外科醫生的工作。
這可以適用于任何過程。當各方都戴著眼鏡時,高級醫生可以使用智能眼鏡的第一視角視頻和出色的音頻功能在任何區域提供逐步指導。它可能是癥狀,傷口縫合,導管植入或骨固定的識別。初級醫師可以提出問題并進行觀察。這項工作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進行,而且所有各方都可以解放雙手地參加。
增強的醫療護理
智能AR眼鏡正在擾亂企業移動信息訪問,使用戶可以單調抬頭,解放雙手并始終保持操作連續性。智能眼鏡操作簡單,是接收基于任務的信息和記錄數據的最有效方法。它們為佩戴者提供了最佳的移動性和信息訪問權限,并且由于用戶界面可以包括帶有音頻和視頻覆蓋的增強現實,因此與其他類型的移動設備相比,它們可以提供更好的實時功能和信息。
智能眼鏡通過手冊,活頁夾和手持設備為用戶提供了大大改善的用戶體驗,所有這些都可能減慢或阻礙工作。創新之處在于將信息置于工人的視線范圍內,使他們在需要時無需動手。
?免提獲取信息(病歷,檢查結果,X射線),
?實時的視頻通信(用于遠程協作和專家支持),
?對患者癥狀和身體問題(視聽)進行免提檢查,
?大大減少了耗時的文書和報告的需求,
?醫生一天之內可以咨詢更多患者的能力,
?節省大量時間(測試結果,X射線,救護車旅行)。
這些功能對于提供先進的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和遠程培訓,患者護理以及對急救人員和醫務人員的支持至關重要。
虹科智能眼鏡的外形尺寸可幫助佩戴者專注于復雜的任務,其免提用戶體驗功能可增強快速的知識捕獲能力,使醫療專業人員可以準確有效地檢查,診斷和治療患者。 它們可以提高技術人員的速度和效率,更快地提供測試結果,并提供即時的實時遠程支持。。
在日益擁擠的企業硬件市場中,智能眼鏡具有兩點優勢:可穿戴性和耐用性。如果設備不舒適或不合適,則工作人員無法適當集中精力,并且該設備必須能夠承受各種條件和佩戴者的行為。
虹科M系列智能眼鏡可穿戴性高,安全且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借助多種安裝選項和一系列巧妙的附件,幾乎任何人都可以佩戴它們,而無論哪只眼睛為主視眼,員工是否戴著近視/遠視眼鏡,帽子或安全帽。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