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ave聯盟執行董事兼Silicon Labs戰略合作伙伴總監Mitch Klein先生近期接受行業媒體采訪并表示,未來用戶將受益于精簡的智能家居連接方法。隨著大型科技企業強力支持Matter(原名Project CHIP)物聯網新標準并轉向市場友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可能會看到智能家居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變革。
在新標準發布后,會否對Z-Wave帶來影響?Z-Wave并不是針對新產品計劃正在使用的通信協議,而Matter本質上是由Zigbee以其新的CSA連接標準聯盟的名義運行的計劃。然而,Z-Wave的關鍵在于該聯盟一直大力提倡的一件事:互操作性,它不僅能夠與新標準Matter共存,而且能夠在它帶來的機遇中茁壯成長。
“實現完全的互操作性是Silicon Labs無線平臺的核心組成部分?!?Klein表示,“這對我們來說真是太好了,因為Matter標準的推廣成員,以及該標準期望的功能都堅持著互操作性。
Klein進一步解釋,但問題是,為了實現互操作性,實際上需要一整套新的協議。以Z-Wave為例,其擁有達成互操作性所必須的構建模塊。但是,當我們看到其他無線協議時,它們實際上并沒有強制要求或提供整個堆棧。例如,關注應用層的Matter或關注網絡層的Thread等等。因此,Z-Wave將與新的Matter標準一起工作,而不是成為競爭對手,消費者將受益于更加精簡的智能家居方法。
Matter的發展令人振奮,包括亞馬遜、蘋果、谷歌、三星等數百家公司都在說,是的,讓我們實現真正的互操作。Matter旨在實現完全的物聯網互操作性,Silicon Labs將100%支持這一承諾。
Klein指出,雖然Matter有一個閃亮的新名稱和新標志,但它并不是一種全新的協議溝通方式;這僅僅是新的品牌和推廣計劃。Matter實際上使用了現有的協議,試圖為消費者提供更精簡的智能家居使用體驗。
Matter基于Wi-Fi、低功耗藍牙進行初始配對和Thread連接。因此,它將依賴于能夠支持這些無線協議的設備,以及能夠擴展網絡范圍的集線器和路由器。我們已經看到,像Nanoleaf這樣的公司在其現有設備上增加了Thread邊界路由器。
如下圖所示,Z-Wave將能與Matter系統共存,只要有一個網關設備支持這兩個系統。比如SmartThings集線器設備,它提供了Zigbee、Z-Wave、Wi-Fi等服務。
為了實現互操作性的承諾,需要一些小技巧和初始技術,而不是完全淘汰數億個已安裝的現有產品。我們將使用同一類型的邊緣設備、集線器或網關與Matter設備進行遠程和Z-Wave mesh的互操作。這就是我們將如何使Matter和Z-Wave無縫互通的解決方案。
基于上述的做法,需要相應的硬件平臺和軟件支持,以實現在云、網關或其他邊緣設備上。這一切都取決于制造商和生態系統的部署方式。
Klein強調,雖然他認為這是智能家居發展的一個主要力量,但Z-Wave在某些設備方面仍然是一個關鍵角色。從制造業的角度來看,Matter真的會幫助推動創新。如此一來,工程團隊就可以在開發多協議產品時投入更少的精力,并真正專注于新產品功能、改進現有產品等等。
Z-Wave仍然擁有優勢,也就是其較好的電池壽命,并且以Sub-GHz的頻段運行對諸如門鎖之類的設備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好處,這些設備通常位于網絡的邊緣。一旦我們開始討論橋接設備,Z-Wave會更好,它比2.4GHz的協議具有更多優勢,當然也比Wi-Fi和以太網設備更有好處。
Z-Wave也正在朝向開發人員最關注的電池壽命和遠程傳輸的方向改進,使該協議在市場上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事實上,Matter將重點放在了互操作性上,這將對Z-Wave相關的產品和公司產生非常正面的影響。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