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兩個月里,如果你瀏覽過新聞網站、看過電視或讀過報紙,很容易就會發現,困擾半導體行業的芯片短缺情形已經成為主流新聞。當然,這個問題影響了整個供應鏈,從汽車到游戲機到消費電器等各個行業,這反過來又影響了很多人和工作。
現實世界中由于半導體短缺造成的數據是相當嚴酷的。例如,汽車行業今年的營收預計將損失高達1,100億美元,而DRAM等零部件的交貨期最長已延長至12個月。這給芯片設計師、設備工程師和其他參與設備的開發和制造的人帶來了重大的限制和新的難題。
當然,長期參與科技行業的人士以前也看到過這種情況。不幸的是,半導體行業經常在供應不足和供應過剩之間搖擺不定。即使是現在,半導體行業中也有一些人對供應過剩的速度比預期更快以及芯片價格不可避免的快速下跌表示擔憂。
然而,這一次由于各種不同的原因,情況有所不同。首先,我們已經實現了期待已久的“數字化”應用,因此,與以往相比,更多的芯片被用于更廣泛的設備中。由于市場對智能和連接性的需求不斷增加,設備開發商對能夠實現這些功能的芯片的需求正在飆升。簡而言之,物聯網(IoT)終于真正到來了。
第二,疫情大流行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例如在家辦公和混合工作趨勢已導致個人電腦和相關外圍設備出貨量達到創紀錄水平,而這些設備傳統上是半導體供應的主要用戶。與家庭娛樂相關的設備也出現了巨大增長,包括大屏幕電視、智能音箱和許多其他使用大量芯片的設備。
在更高層次上,疫情極大地加速了人們對一系列以技術為重點的產品和服務的接受和需求,有些人認為我們已經看到預估需時7年的技術采用率被壓縮到了1年。事實上,大多數人最初預計疫情會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因而導致大量芯片訂單在18個月前大幅減少。
當然,行業并沒有簡單的辦法來解決當前短缺問題。為了建造更多的晶圓廠有很多努力和聲明,但業內人士知道,制造芯片涉及難以置信的成本和復雜性,這也意味著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感受到任何有意義的影響。
與此同時,各種類型和規模的組織都在努力找出既能在短期內克服這些挑戰,同時又能思考長期解決方案的方法。不幸的是,在目前的一些情況下,比如某些車型,我們看到汽車公司決定簡單地忽略他們無法獲得的由芯片提供的功能。雖然這不是一個長期可行的選擇,但至少允許某些產品發貨。在其他情況下,Silicon Labs等芯片設計公司正在與整個供應鏈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同時也與客戶進行更多溝通,以確保他們能夠滿足需求。
我們也開始看到產品工程師、供應鏈專家、分銷商和芯片供應商開始更有創意地思考他們可以用現有的芯片做什么。與疫情的許多方面一樣,這種短缺正在推動思維和方法的巨大變化,半導體和產品設計行業以前可能不愿意考慮這些變化。最值得注意的是,企業更加關注在實現設計目標的同時可以做出哪些權衡,并開始有了更多的靈活性。常言道,需求是發明之母。
實際上,這將轉換為尋找替代供應源,或調整需求以利用不同的半導體制程工藝節點、封裝和配置選擇。在某些情況下,它還會導致重新設計或至少對產品進行設計調整,以利用現有的芯片。這也大大推動了半導體供應鏈的討論和溝通,有助于更貼近現實的預測。此外,在時間安排上也有更大的靈活性,越來越多的組織顯示出快速調整的能力,以便利用其他公司生產計劃的變化。
即使有了更多“開箱即用”的思維、更好的溝通和更大的靈活性,管理芯片供應鏈的復雜性也不會很快變得容易。至少現在,隨著這些類型的對話被提升到各地區公司內部的管理層會議焦點和政府領導級別的討論中,應對這些半導體行業挑戰所需的資源應該更容易獲得。 事實是,今天的半導體短缺問題仍將伴隨我們一段時間,但有了新的想法,新的方法和增加的靈活性,企業將可以更聰明地利用可用的資源,以幫助實現他們的目標。
作者:TECHnalysis Research總裁兼首席分析師Bob O’Donnell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