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之外,面向政府及公共組織,提供區域、園區平臺建設運營、產業公共服務等解決方案,助力地方政府產業治理和產業升級,也是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IDC發布《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政府側——區域平臺及產業服務市場分析,2022》報告,對市場重點領域、廠商布局、部分代表廠商業務情況、趨勢及挑戰等進行了分析,供市場參考。
工業互聯網平臺政府側業務幫助區域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工業互聯網向各地滲透,一系列面向地方政府和公共組織的區域平臺和產業服務解決方案應運而生,從而幫助地方政府增強產業監管能力,加速區域企業上云上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提升區域工業綜合競爭力。
工業互聯網區域平臺和產業服務屬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政府側業務,主要面向地方政府、院校及公共組織,提供包含區域平臺、園區平臺、產教融合、標識節點、態勢感知平臺、咨詢評測、雙碳平臺、星火鏈網節點、工業大數據平臺等各類解決方案。報告重點關注和介紹其中的前7個領域。
各個領域此起彼伏,“雙刃劍”性質明顯
區域平臺及產業服務各個領域發展階段不盡相同,總體呈現此起彼伏態勢。其中,區域平臺和園區平臺在市場中占據較大比重,并構成大部分廠商收入的主體。產教融合、咨詢評測、雙碳平臺等領域正在興起。態勢感知平臺和標識節點上一波建設進入尾聲,在浮現新的方向。以區域平臺和園區平臺為牽引,為地方政府提供融合多個解決方案的一攬子方案模式也在逐步興起。
區域平臺、園區平臺不僅能夠為平臺服務商帶來政府行業的收入,還能夠為服務商帶來批量企業客戶銷售線索,吸引了眾多平臺服務商的關注。但同時區域平臺、園區平臺項目也對服務商的持續運營和項目交付提出了較高的挑戰, “雙刃劍”特性突出,需服務商合理規劃資源和投入。
建議重點關注區域平臺、園區平臺和產教融合
區域平臺大多以本地運營團隊+云平臺+展示中心的形式,提供產業運行監測和企業公共服務,與企業上云獎補政策結合,成為促進企業上云的重要載體。不同背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都有所布局,但平臺建設和運營模式有所不同。
區域平臺總體朝著面向省市級提供公共服務及面向區縣級提供專業化產業服務兩個方向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在向綜合型解決方案和智慧城市方向融合,專業化產業服務在向產業協同、產業鏈協同平臺方向發展。報告重點介紹了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航天云網、卡奧斯、浪潮、新華三等代表廠商的情況。
園區平臺主要面向經開區、高新區等下設的產業園、工業園,提供平臺及政企服務公共服務。在安全生產和政策要求驅動下,化工園區安全監管預警,成為關注度最高的方向。平臺服務商通過建設省、市級區域安監平臺,與專業安環應急管理服務商形成競爭合作關系。報告重點介紹了百度智能云、浪潮、卡奧斯、新華三、用友等代表廠商的情況。
產教融合主要通過教學資源、課程體系及學院和技能認定3個層次產品體系,與院校合作工業互聯網學院建設和人才培養。據IDC統計,2021年,實訓中心類采購類項目數量相比2020年增長超過180%,職業教育“1+X”證書為核心的職業技能認證體系,也有大量廠商在快速涌入,但工業互聯網學院建設以單點式探索居多,體系化尚不足。報告重點介紹了徐工漢云、研華等代表廠商的情況。
報告還對標識節點建設運營、安全態勢感知平臺、企業咨詢評測(政府購買服務)、雙碳平臺等進行了分析,并以阿里云、浪潮、徐工漢云等為代表,做了相關介紹。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