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優秀的智能制造場景是什么樣的?
在無錫一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產線上,十臺自適應機器人各司其職,自主、協同地完成汽車域控制器生產裝配的各道工序:上下料、掃碼、零部件清潔、貼標簽、裝配、線束插接、涂膠、螺絲擰緊、壓裝......
結合可移動平臺和分布式的產線控制算法,自適應機器人還可以經判斷后去相鄰工站協助完成任務,從而舒緩瓶頸工序,加快生產節奏。
這條由Flexiv非夕科技搭建的全球首條全自動汽車域控制器產線,近日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柔性產線配置”類優秀場景。
自適應機器人帶來的高自動化率和高柔性
因自適應機器人本身具有極強的誤差容忍度、抗干擾能力和智能遷移能力,以自適應機器人為執行終端的非夕全自動柔性產線,具有行業領先的高自動化率和高柔性。
高自動化率:在以往的汽車域控制器產線上,受限于傳統機器人的能力,始終有部分作業無法實現自動化,如AI視覺引導下的柔性上下料、零件過盈壓裝、軟性材料以及線束的自動化裝配等,都十分依靠人工操作。而在在非夕域控制器柔性產線上,自適應機器人基于強大的工業級力控和先進AI能力,首次完成對這幾個“痛點作業”的自動化,工作狀態穩定可靠,大幅提升工站效率。
高柔性:自適應機器人能快速適應產線上不同外形、尺寸的產品,且能容忍來料、位置、視覺等微小誤差,通過高效的手眼配合,高效完成對工序動作調整和產線換型調試,并保持穩定性、提升良率。
據了解,當這條非夕柔性產線面對不同型號的產品訂單時,僅需要更換機器人末端工具、調整軟件設置,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快速換線。因此,整條產線可以實現機器人負載可達范圍內的同平臺、多類型、較大差異性的多種產品混線自動化生產。
助力客戶實現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入選2022年度優秀場景名單前,此柔性產線已成功在客戶現場投入使用,并為其帶來顯著效果。相較于傳統的半自動化產線,該產線自動化率達100%,良率提升至99%以上,維護成本降低50%,占地面積節約40%,產線壽命提升50%,且實現了數倍的產線復用率。
另一方面,由于自適應機器人本體成本可控、對周邊設備要求低,可以幫助企業降低一次性投入成本,整條產線在軟硬件投入僅占原半自動化產線70%的情況下,產能比原產線提升30%,這大大降低了自動化部署成本和客戶總體擁有成本。
據悉,非夕的全自動柔性產線目前已在多家汽車電子企業實現了訂單復購,眾多生產制造企業的柔性產線需求亦在洽談中。
業內人士分析,自動化柔性產線是當今智能制造的必然趨勢。非夕的全自動柔性產線不僅能解決汽車電子行業的生產痛點,在其他涉及精密零部件裝配和通用組裝的行業及領域也有很大的應用空間。
(非夕科技)